摘要:正在全面转型的中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为我国的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市场舞台,同时,也使中小企业面临更大挑战和风险,法律风险便是其主要的风险之一。本文从法律风险产生的背景、企业法律风险的主要形式、法律风险的防范等方面进行阐述,着力寻求中小企业控制法律风险的方法。
  企业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未跟上外部法律环境的变化,或者未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有效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而对企业造成的负面法律后果的可能性。企业在生产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法律关系与法律行为一直贯穿始终。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严峻的挑战,如何规范对外经济行为,提高经济效益,防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成为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企业法律风险的产生

  首先,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看。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市场竞争规则越来越规范和透明。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依法经营管理、依法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提出的根本要求,只有严格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和要求办事,才能符合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中小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壮大和经营业务拓展的进程中,企业的各种行为如改制、并购、对外投资、契约合同和产销行为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而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条件的限制,抗风险能力较弱,防范法律风险不可避免地成为企业必须重点考虑的课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能力也理应成为企业的自觉追求。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企业已被置于与国外企业同等的法律环境,法律工作已成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面。同时,企业需要处理的法律事务大量增加,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的任务日趋艰巨。
  其次,从企业内部情况来看。中小企业作为法律主体,经营管理中的一切事务和法律责任都必须相应承担,但是由于企业成立的时间较短,从决策、项目承揽、业务设计到计划、财务、人事、合同等,很多缺少严谨的制度,必然有一个积累、完善和不断进步的过程。在此进程中,企业的实力还不强,抗风险能力也还很弱,任何闪失都可能导致经营成本异常增加、资金难以回收或者失去商机或商业优势,甚至会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只有尽快提高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将一切经营风险主动控制在事前状态,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然而,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以及本人对当地很多企业的了解,我国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现状十分令人担忧,法律风险控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企业基本不做或很少做法律培训,2/3以上的企业存在防范法律风险的制度漏洞。法务费用的支出及法务人员的配置方面与国外公司也存在巨大的差距,例如壳牌公司每20名雇员中就有1名律师3380亿元收入中法务管理费就有3.38亿元,有效促进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控制企业法律风险。
  二、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的主要形式与特点

   法律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伴随着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设立中的法律风险:在设立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发起人是否对拟设立的企业进行充分的法律设计,是否完全履行了设立企业的义务,以及发起人本身是否具有相应的法律资格等。
 (二)合同法律风险:指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利益损害或损失的可能性。合同风险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风险之一。
 (三)企业并购法律风险:企业并购的法律风险主要表现在企业兼并中。企业兼并涉及公司法、竞争法、税收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法规,且操作复杂,潜在的法律风险较高。
 (四)知识产权法律风险:知识产权是蕴涵创造力和智慧结晶的成果,其客体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特殊财产,要求相关法律给予特别规定。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或没有关注知识产权的深入保护,从法律风险的解决成本看,避免他人制造侵权产品比事后索赔更为经济。
 (五)人力资源管理法律风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中,从招聘开始,面试、录用、使用、签订劳动合同、员工的待遇问题直至员工离职这一系列流程中,都有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的约束,企业的任何不遵守法律的行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劳动纠纷,都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六)其它法律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会因为自身的不规范行为及外界的行为,可能受到工商、税务、环保等行政管制风险,各种侵权纠纷等法律风险。

   三、实施法律顾问制度,防范企业法律风险

   从企业法律风险的主要形式可以看出,法律风险主要来自内部,而内部法律风险又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环境认知不足等原因,在企业的设立行为、决策行为、管理行为、生产行为、经营行为等方面忽视法律因素引起的。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来看,企业法律顾问制度是使法律风险管理的重点从事后处理法律纠纷向事前防范转移的有效制度,它通过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为企业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
  (一)加强法律素质和风险意识的培育
  提高和强化法律风险意识是识别风险、化解风险的前提。一些企业领导人员和经营管理骨干,往往在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忽视或者轻视了法律风险的存在,更注重于速度和效率,结果是不但达不到预期目标,而且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甚至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危害。因此,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聘请法律顾问一方面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实用的法律法规,分类、分层开展法制教育活动,提高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领导人员和经营管理骨干的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开展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者、合同管理人员等人才培训工作,提高企业依法经营的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法律事务工作机制
  企业内部责任不清,决策草率,制度不健全,监管失控,法律审核把关不严,是产生法律风险的重要原因。深入分析企业面临的法律风险源,通过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强化企业各部门、各岗位的相关职责,使法律风险防范成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统一负责,聘请法律顾问牵头组织,企业法律事务人员具体实施,有关业务机构相互配合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机制。
  (三)建立和完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
   建立和完善企业制度规范,是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内容。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参与市场竞争的内外部环境,对涉及法律风险的重要事项,以规章制度的形式对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救做出明确规定。
  1、建立合同管理制度。企业应该建立《合同管理办法》和《授权管理办法》等制度,规范合同管理的控制流程,强化合同签订和履行结算的审核与审批;针对本单位主营业务,编辑常用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合同范本库;聘请法律顾问参与重要项目的前期商务谈判、招投标、合同审查等事务,有效防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法律风险。
  2、重大项目的法律咨询制度。企业在收购、重组兼并、项目设立、投融资、重要经营业务确定等重大决策中,聘请法律顾问依法界定和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提供准确的法律意见;在出现经济、劳动合同纠纷以及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其他各类法律纠纷时,调动各种资源,提供及时有力的法律援助,积极应对各种法律纠纷或诉讼。
  3、其它法律事务管理制度。企业有关人员应该在法律顾问的帮助下,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索赔诉讼事项管理、劳动关系法律事务管理、环保、人身健康和安全法律事务的管理等各方面的制度,理顺流程,防范企业系统风险。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也要及时发现和掌握可能存在的工商、税务、安全以及各类监管等执法风险;同时,工商年检、各类资质办理、分(子)公司注册注销等事务中,可以聘请法律顾问进行必要的指导与协调。